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策略探讨分析、基于核心素养初中地理主题探究式教学分析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策略探讨分析 一、引言 新课标也要求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学科知识,但是,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的上课时间并不是很多。因此,在现阶段的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努力地探索一些提高地理课教学效率的对策,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打好基础。本文主要围绕如何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行如下几点分析,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新的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学时,要体现“以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课堂上也要充分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的实现关键在于师生地位的转换,因此,教学时,要时刻牢记教师不仅是地理知识的传递者,而且还是知识传播的组织者。教师理念的更新首先体现在教师角色的定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是以说教为主,一个人、一支粉笔就是课堂的全部,几乎是一言堂,这种教学方式显然是不利于学生吸收知识的。新的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教学时, 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学时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撒哈拉以南非洲》这节内容的时候,文章中要学习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有些学生在聊天,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不要急于冲他们发火,可以先听听学生们讨论的话题是什么,很多学生讨论的是关于黑人问题的,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冲他们一笑,然后在组织学生将讨论的注意力转移到本节课的学习当中:“同学们,我有两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忙,大家是否愿意呢?”学生们一听,先是愣了一下,然后集体说:“没问题。”刚才同学们似乎都在交流有关黑人的问题,那么,我想问大家一些问题:“黑人为什么会这么黑呢?为什么他们在长跑当中普遍又跑得比较快呢?这些都是否和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关联呢?”话音刚落,学生们都各抒己见,最后,为了解开大家的谜团,在适当的时候,教师还可以提醒他们注意观察非洲地形图以及气候图等,这样一来,既能让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又能将本节有关于非洲的地形以及气候的相关问题迎刃而解,学生们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来,而且还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顺利地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三、教学地理知识时,也要巧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地图储存了大量丰富的地理信息,教学时,有效地利用地理图像,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以及绘制简易地图等,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观察地理事物,让学生在地图中掌握更多有用的信息,促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有效地运用地图来学习地理知识呢? 首先,引导学生读一幅地图时,要先读图名,然后再读图例,最后再读图的顺序来进行阅读。从地图、图片中获取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分布以及大小和形状等信息。此外,还要注意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还要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将一个地区或者是一个国家的各种地图“叠加”起来进行阅读,要及时地了解和掌握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更多地理特征,让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其次,教学生画轮廓图,补充各种地理事物的名称。一幅地图能容纳很多有用的地理信息。在组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勾画出较为重要的地理事物,这样也方便掌握它们的地理位置等信息。比如,在教学“巴西”的相关信息时,就可以组织学生简单地勾画出巴西的轮廓图,在图中画出重要的纬线(赤道、南回归线),让学生再填出巴西的海陆位置,然后,再根据其地形的“北低南高”特点,填写出主要的地形区名称来。这样的教学,既能牢牢地掌握巴西的自然地理概况,又能增强学生们的动手能力。

再次,忆图。要组织学生将地图清晰、完整地储存在自己的脑海当中,并且还能够随时进行回放。即使地图不在自己的眼前时,也能够将储存的地图信息进行空间想像。比如,当老师提到任何一个大洲或者大洋时,学生们要能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七大洲四大洋和分布图,而且还要能够准确地说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优势来辅助地理教学 地理课中有一些比较复杂的地理原理和地理现象等,如果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是很难掌握相关的知识点,理解起来也会更加的费力。如果,教师们借助地球仪、地理景观图或者电视录像等,将原本比较繁杂的教学内容以一种比较直观化的且生动化的模式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例如,在学习“撒哈拉沙漠”的相关气候时,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有关沙漠动植物的生存视频,通过它们顽强的生存能力来反映出沙漠环境的恶劣,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相关内容。在降到山区的相关内容时,也可以先播放出一段太阳下山听到癖薩啪啪的响声,这主要是因为太阳的照射导致岩石热胀冷缩最终导致岩爆。然后,再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响声,教师再讲解其中的原因,结合多媒体课件,既形象,又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也会因为好奇心而全心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当中。

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课堂的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也充分地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既有利于做好师生的双边活动,又能形成活跃和谐的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都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还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为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出一份力!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 (一)学生普遍认为地理是一门“副课“ 相比初中语文、数学和英语三大主科,初中地理的成绩在中考考试中所占的比例要小很多,让许多学生认为:“初中地理是一门副课,学好、学差对自己的影响不大,只要学好语、数、外三大科就可以上高中。”在这种错误的理念下,很多学生不重视地理的学习,地理课堂上无心听老师讲课,更有甚者在地理课上学习其他课程,时间一久,这些学生就会对地理知识出现断层现象,越往后他们对地理的学习越没有兴趣。

(二)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方法过于传统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部要求广大教师要不断的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要进行创新,以适应国家对人才的需求,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及教学理念的影响,多数教师的教学理念一时之间还没有彻底改变。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在初中地理课堂中记住的地理知识越多,课堂效率就越高。”在这种错误的理念下部分教师几乎从不按照《初中地理新课标》(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设计课堂教学,“先计划重点、后让学生背、最后检查“成为这些老师较为普遍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造成的结果是:时间一长,这些教师丧失了地理教学应有的教学素质,学生对地理学习没有任何兴趣,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受限,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无从谈起。

二、初中地理课堂低效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理念 1.教师转变学生的理念。学生认为“初中地理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其实这与教师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他们没有完全考虑到学习地理学科对其终生发展的重要性,他们只是简单地认为“地理学科的考试成绩在中考中占据的比例不大,因此无须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地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利用课堂时间,多向学生介绍初中地理学科的原因以及学好地理学课对人类,还有对学生本人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中学生,应该学好每一门课程,而不是仅仅学好语数外三大科。

2.教师转变自身理念。2018年最新《标准》的总目标是: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和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因此,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时,要转变过去那种只重视知识目标而不重视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教学理念,做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知识目标达成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探索地理学科的实践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学习和探究地理打下基础。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如果不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讲授的多好,也无法促进学生知识的进步和核心素养的提高。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愉快、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此基础上将知识讲授和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有效结合,促使学生对许多地理知识中蕴含的奥妙具有好奇心和自主探究精神,有了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就会加强,学习地理将不会是他们的包袱。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季风气候》这一节知识时,教师可以课前找一些生动形象的气候分布图视频,然后要求学生在课上观看相关的地图和地理视频,学生看完这些视频后,学生会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会不由自主的增加,在此基础上,他们会主动思考地理知识和主动探究地理知识,从而为今后自主学习地理打下基础。

(三)问题驱动,促进学生多思 许多初中生之所以不愿意学习地理,与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师没有提出一些刺激学生思考的问题有关,即问题驱动力不足,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通过充分挖掘地理教材,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促使学生的思维运转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善于思考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南北方差异》这一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来,比如:“为什么南北方气候的差异大?北方冬季和南方冬季有哪些差异?形成北方和南方气候差异的原因有哪些?”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就会主动查阅课本及相关资料来解决问题。这样会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地理知识的学习、地理问题的思考和调动他们的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因材施教 初中阶段的学生无论是性格上还是学习能力上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即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智力水平、性格特点等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合适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如课前在对“亚洲气候”这一节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就需要充分掌握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从而设计出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解决回答的问题,对于地理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设计简单的问题:说明亚洲气候的分布和类型;
对于地理基础较扎实的学生,可以设计出深层次的问题:亚洲气候分布所存在的特点和差异,这些差异从何而来,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哪些等?面对两个难度不同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选择性的探究和讨论,这样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探究和讨论的过程中得到独立思考能力、探究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结语 总之,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要在搞清楚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低效原因的基础上,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和自身的教学理念,创新地理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和发挥地理教材的优势,在掌握了学生学习差异的条件下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为他们今后探究地理科学奠定一定的基础。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主题探究式教学分析 地理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其所涵盖的教学内容很有趣,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倾注更多的精力,才可以更好地学习地理课程。为了更好地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水平,教师必须将单元内的教学内容与相关的教育资源加以有效的综合运用,对其加以科学合理的编排,从总体上把握并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从而提升教育资源的利用效果,帮助学生良好地完成学业。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主题探究式课程推进方略 (一)整合教学资源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合理调整备课时间,也要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以完成单元主题教学为课堂目标。各知识点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联系,所以教师们必须借助因果联系加以有效的整理。以“中国的自然环境”中所涉及的有关知识点为例,本节课主要讲述的内容是以外流河道为主,还涉及了长江、黄河等流域的发展和管理,但是这一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地形、地势、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地形与地势、气候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将三者加以合理关联,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效率。地形、地势对河水的流向以及河水落差都有很大的影响,而气候特征又会影响某个区域的水文特征,因此可以通过气候特征来分析该区域的洪峰值和枯水期及其水位变动。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有效总结有关知识点,才可以逐步提升教学效率,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二)合理设计主题探究内容 “主旨”是主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核心内容要素,要想将这些教学措施正确地运用到现实的教学中,就要求教师在应用主题式探索教学时保持以“主旨”为基本实施教育工作。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必须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在和学生探讨的过程中完成对地理教学的研究工作,为以后的探究式教学活动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这里的探究主题内容不仅可以是课本中某个部分的知识点,而且还可以是和这一主题有关的各个章节内容。以“世界的人种”为例,教师在进行主题设计时,可以以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三个主题进行设计。而这三个主题的探究内容可以从人种划分、人种的体质特征、人种与地理环境的联系、人种在世界的地理分布这几方面进行设计。

(三)科学设计主题探究问题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想在课堂时间协助初中生培养探索能力,就必须对初中生的质疑意识加以训练。教师在课堂上给出探究性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更强烈的探究兴趣,从而更加主动地投身于知识点的学习中,这是整个主题研究活动的开始。但是由于不同的学生在理解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想要让学生将注意力全面聚焦到地理课堂中,使每个学生都主动地投身于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更旺盛的探究欲望,就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状况给出更适合的研究问题。

(四)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活动是指在明确主旨、指出具体问题以后,由教师组织初中生进行有效的探索活动,通过初中生自己查阅资料、分析信息、发现具体问题的答案,进而进行主题探索活动。而对于研究活动中的问题解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分组协作的方法进行。采用这个方法,不但可以保障初中生有独立研究和思索的时间,而且能够让其在小组成员的支持和协作下,不断完善自身的思维,开阔自身的视野,让研究所获得的答案更为全面。

(五)建立综合反馈评估体系 以单位主题教学为基本的普通初中地理教学的实施,其最重要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认为讲授完一节课便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单位主题课堂教学更注重的是整体。因此当整个课堂教学完成以后,我们必须就此段课堂教学做出合理的评估。

教师在评估的过程中不仅要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还要对学生知识点的把握能力、教师的备课质量、课堂讲授效果以及教案设计等多方面的内容做出综合性的评估,同时也需要与学生进行网络共享,这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课堂中所表现的不足,并经过课堂反思找到教育问题,以更好地优化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并且通过网络共享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地理知识的复习。

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不要只局限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必须对整个教学流程加以全面有效的评估。整个教学流程中包含学生上课的表现以及课后作业完成状况等,只有给予全面综合性的评估,才可以使整个教育评价流程更加全面,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以形成有效课堂。

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培育初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在初中教学中日益关键。而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主题探索式教学不但可以促进初中地理课程的发展,提升初中生的地理成绩,还能够让初中生形成良好的地理科学素养。

推荐访问:地理 初中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