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4.15《在柏林》奥莱尔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4.15《在柏林》奥莱尔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通过典型场景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法。

2、深入了解小说知识,把握小说长于蓄势和铺垫的特点。

3、品味文章词句,感受作者对普通民众的同情。

教学重难点:1、2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谈到战争,闪现在我们脑海中的就是杀戮、流血、牺牲,战争就像一台巨大的绞肉机(多媒体播放战争图片)。这些图片怵目惊心,然而,有一种无声的控诉竟比这有声、有形的图片、影片更让人震撼,那就是奥莱尔的小说《在柏林》(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读课文思考:文章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先读课文,然后归纳交流)
明确: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三个儿子的后备役老兵,在临上战场前把精神失常的妻子送进疯人院。(学生概括不好,要引导学生学习概括事件的方法)
三、局部探究:
师:根据刚才对事件的概括,同学们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后备役老兵 师:同学们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老兵?根据情节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可能会有同学认为他是一个爱国的人,那么就为学生出示社会背景)请同学们看题目——在柏林,看到“柏林”你想到什么?“柏林”是哪儿?是哪一个国家的首都?——德国。在上世纪初,德国参与其中的一次惨烈的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多媒体出示课文写作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1918)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为相互间争夺利益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是同盟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人失去了生命,2000万人受伤。

师:由此看来,这个后备役老兵是因为要保家卫国自愿上战场还是为了满足法西斯掠夺欲望被逼着上战场?他失去了三个儿子,妻子因此而精神失常,自己还要上战场,所以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家庭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不幸的人,不幸的家庭(若果学生一下变能答出是不幸的人,那么便让学生找出依据,从哪里能看出是一个不幸的人?学生必然找到失去了三个儿子,就此再问学生,什么样的战争如此残酷,然后出示题目和背景)
师:在柏林,仅仅有后备役老兵一人是不幸的吗?只有他一个家庭是不幸的吗?生回答明确:当然不是,有千千万万这样的人和这样的家庭。

师:你从哪里能看出来? (学生肯定会找到文章开头第一句“一列火车缓慢......”)
师:对于小说来说,这一句算是社会环境描写了,它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生交流:健壮的男子都到战场上打仗了,许多人在战争中牺牲。百姓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社会现实。

师:兵源不足,又没有健壮青年怎么办?只有让老兵上战场,这个老兵还适合上战场吗? 请学生回答:不适合。

师:从哪儿能看出来?生应该能找到“头发灰白”,说明他年纪已经很大了,早已不适合上战场。

师:这是从他个人的条件来说,那他的家庭允许他上战场吗? 生回答后明确:不允许,他的妻子身体虚弱而多病师:仅仅是身体上的问题吗?生交流:还有精神,她的精神已经失常 师:你从哪里能看出她精神失常? (学生能够找出她一直在数一二三,一二三)
师:读完课文同学们知道她数的一二三是什么? 明确:是自己战死的三个儿子 师:战争夺去了她三个儿子的生命,夺去了她的健康,就算这样,丈夫也还是要丢下她去战场,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石壕吏》,它为我们讲述了导致唐朝由盛而衰的一次战乱——安史之乱时的故事,与这篇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多媒体出示,让学生齐读)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师小结:“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这个写信回来的儿子能坚持到战争结束吗?不得而知。老妪为了保护翻墙逃走的老翁,使他免于服役,自请服役,原本可能是存有侥幸心理的,毕竟古时没有征收女子上战场的情况,更何况是一个老妪,却不想酷吏连老妪也不放过。故事的结局老妪为了保护老翁也被抓去服役,而咱们这篇文章则是老兵被征上战场,在临上战场前要把精神失常的妻子送进疯人院。

原文的句子是这样的:(多媒体出示)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师:把句子换成老师刚才说的那样行不行? (多媒体出示)走之前,我总得把我的妻子送进疯人院啊! (学生思考后交流)“他们的母亲”揭示了老妇人和阵亡儿子之间的关系,用“他们的母亲”的称呼更直指人心,进一步表现了失去儿子的痛苦。

师:不论是奥莱尔的《在柏林》还是杜甫的《石壕吏》,字里行间都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生交流:对战争的憎恨,对百姓的同情(板书)
师小结:作者通过塑造后备役老兵这样一个典型形象,却反映了整个柏林乃至许多国家的社会现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手法?——以小见大。

所以虽没有描写惨烈的战场,但却足以震撼我们所有人的心灵。这篇小小说不足400字,但故事情节完整,我们一下便能找到它的高潮所在 (让学生找高潮)为了达到这个高潮,在这之前文章进行了数次的伏笔,同学们能找到吗? (多媒体出示伏笔的内涵,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伏笔)
(让学生寻找并讨论交流,教师总结)
1、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健壮男子都到哪里去了? 2、老妇人怎么了?为什么总数一二三? 3、小姑娘嗤笑,老头却知道其中原因,究竟为什么? 师:在多次暗示的基础上才揭示谜底,这在小说中叫蓄势,经过这层层的蓄势和铺垫,才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所以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构思的巧妙。师:还有小说的结尾“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同学们觉得这个结尾有什么特点?——简洁含蓄,发人深思文章中出现了两处“静”,这两处“静”内涵一样吗? (学生品读后交流)——第一处静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是外在的暂时的平静;
而结尾处的静是因为老兵的话引起人们深深的反思,反思战争的罪恶,感受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可怕灾难,是震慑人心的惊和痛,是内心在流血。

师小结:纵观全文,不论是小说手法的运用,还是情节的设置,还是结尾的安排,处处体现了作者的匠心。同学们觉得小小说好写吗?越是短小的小说越是需要作者巧妙的构思,所以契诃夫说:简短是天才的姐妹。

(多媒体出示)带着我们收获,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体会一下小小说的魅力所在。四、拓展提高:丰碑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
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在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将军什么话也没有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问题探究:
1、小说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2、小说的高潮在哪里?在高潮之前有没有蓄势? 3、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学生思考后交流)
五、作业设置:课外阅读反映二战的反法西斯小说《半截蜡烛》,再一次感受小说的魅力。

附板书设计:
对百姓的同情 老兵(不幸)
一人——千万人 对战争的憎恨 以小 见大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单元 莱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