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季开学返校教职工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参考范文

2022年秋季开学返校教职工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秋季学期开学时间临近,日前,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切实做好2022年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持续织密校园疫情防控网,确保开学平稳有序和师生健康安全。校园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纳入2022年秋季开学工作专项督查。

一、严格规范出行管理。

从8月15日开始,各中小学幼儿园暂停审批跨市域外出的教职工疗休养、培训和学生研学旅行、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醒师生员工“非必要不出市”,且不得前往有本土病例的县(市、区)。8月20日前,旅居市域外的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员工须返回xx,加强日常健康管理,以免影响正常开学。确需外出或不能按期返XX的,须向所在学校(单位)报批,返XX后按疫情防控要求落实健康管理措施。

二、全面开展风险排查。

各中小学幼儿园要认真排查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和近期外出情况,要求主动报告前7天到达或途经城市(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提醒师生员工及共同居住人外出返xx后,自查7天内是否有中高风险地区和纳入来XX返XX人员健康管理区域旅居史,不能简单依据来XX返XX前最近一次来源地的行程信息判断风险。一旦发现涉疫情况或“XX防疫码”异常,要主动报告所在社区和学校,积极配合落实健康管理措施。各地各校要认真分析核查教育系统“疫警通”推送的异常数据,有效排查核实风险人员。凡有发热、咳嗽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者,暂缓返校报到。

三、强化校园管控措施。

各级各类学校实行校园相对封闭管理,加强门卫力量配备和业务培训。严格执行校外人员入校登记审核制度,落实测XX、亮“XX防疫码”、扫“场所码”、戴口罩、查验核酸检测有效证明等措施。开学前10天,中小学幼儿园原则上不组织除师德师风教育、始业教育、高中学生军训等常规活动以外的或有省外人员参加的其他大型聚集性活动;
必须举办的,要按照“谁主办谁负责”原则,制定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并向属地疫情防控部门报备。

四、落实常态核酸检测。

秋季开学前,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在岗后勤重点岗位人员按市重点人群要求落实“3天1次”核酸检测,非在校在岗的重点岗位人员、其他教职员工纳入属地社区管理,做到“5天1检”。开学报到时,前7天没有市域外旅居史的师生员工提供5天内核酸阴性证明,市外来XX返XX人员提供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开学后,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实际在校在岗人员名单,及时调整重点岗位人员信息并按要求落实核酸检测;
其他在校师生按照常态化核酸抽检比例落实检测。

五、周密落实开学方案。

开学前一周,学校领导班子和行政人员要到岗到位,研究完善疫情防控“一校一案”,开展师生员工健康信息排查、防疫物资准备、疫情防控预案推演等工作。全面开展校园环境和食堂、宿舍等重点场所的保洁消杀工作,清洗饮水机并及时更换滤芯。严格履行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教育和知识技能培训,杜绝食源性疾病发生。坚持按照“错时错峰”原则,有序组织教职工、学生分批返校。严格落实师生员工返校报到环节的健康核查制度,未按时报到的人员要及时追踪查因。因病请假师生病愈返校前要提供医院诊疗证明、核酸检测等相关材料,经学校审核后方可返校报到。

六、强化高校疫情防控。

在XX高校要按照最新疫情形势,动态调整并完善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按照在校生规模合理储备日常健康监测用房。开学前一周,要做好师生行程和健康状况筛查,对符合返校条件的师生逐一发放返校报到通知。科学制定开学报到方案,每个校区每日返校学生数控制在0.5万人以内,茶山高教园区每日返校学生控制在1.5万人左右。返校师生报到时需核验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有省外或省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旅居史的,抵xx后应就近完成“落地检测”;
严格落实未报到师生追踪查因和病愈师生返校健康核验制度;
充分发挥校内医务力量,协同属地核酸检测部门,完成学生报到3天内组织一次全员核酸检测;
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出具以前,除正常教学活动外,原则上不举行大型聚集性活动。

2022年秋季开学返校教职工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秋季学期,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中职学校教职工8月27日报到。8月28日至29H,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组织教职工集中开展控辍保学大走访活动,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组织教职工集中开展大家访活动。学生8月30日至31日报到,9月1日正式上课。普通高中学校(含中职对口升学班)可以提前至8月22日开学。中职学校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开学时间的,须报教体主管部门同意,提前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周。

一、切实加强新冠疫情防控。

一是开学前做足防疫准备。各学校对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九版)》《xx省疾控中心新冠疫情防控相关规定》要求,科学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及应急预案;开展校园环境卫生全面消杀、组织进行一次防疫演练、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盘点;
组织师生员工在开学前10天返回xx内进行居家健康检测,并按要求填写《师生员工开学前10天健康管理及出行情况摸排表》,做到信息新、情况明、台账清;省外入(返)XX师生,返程前须提前1天向所居住社区报备,同时登录XX健康码(入返XX报备登记)手机程序进行报备,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入省,抵XX后24小时内再做一次核酸检测,如有“两码”异常情况,应积极配合属地落实相关防控措施。

二是开学时落实防疫措施。校园继续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学校要把牢校门关,校外人员进校门要落实戴口罩、测体XX、扫场所码、验“两码”、问来由、通电话、做登记等措施;师生员工进门时须自觉佩戴口罩、测体XX;
坚持执行晨午(晚)检制度,坚持按时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师生员工因病请假追踪、复课证明查验等制度;继续引导和督促新晋年龄符合接种条件的师生员工尽早完成全程接种及疫苗加强针接种,做到“应接尽接”。

二、全面开展结核病筛査。

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开学前积极联系当地疾控部门,开学前(军训期间)完成初中、高中(中职)新生报到的结核病筛查工作;开学后三个星期内完成初中、高中阶段二三年级学生的结核病筛查工作;开学一个月内完成幼儿园、小学生结核病筛查工作。重点筛查对象必须复检,该服药的必须服药,该预防性治疗的要按照知情、同意的原则进行预防性治疗,需要隔离治疗的必须按照医疗机构要求居家隔离治疗,同时搞好休、复学管理。

三、精心组织学生军训。

高中(中职)学校要提前做好高一新生军训准备工作,及时与承训单位协调对接,有序推进新生军训,在9月初完成新生军训工作。提倡初中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开展新生军训,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加强纪律意识,强化身体素质。训后,对本年度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进行认真总结。

四、推进教育质量提升攻坚走深走实。

一是抓好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瞄准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标,遵循全面性、均衡性、发展性、综合性、实践性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优化课程设置,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育评价,确保义务教育课程顺利落地实施。

二是抓好教育质量提升攻坚阶段性成果运用。各攻坚组要对标攻坚项目和目标,加大攻坚力度和深度,广泛深入调研,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在秋季学期开学前出台系列阶段性攻坚成果。各县市各学校要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抓好各成果在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中的落地运用,推进教育质量提升攻坚向纵深发展。

三是持续巩固“双减”工作成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工作上再加力,责任上再落实,措施上再细化,不断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要继续强化课后服务管理,规范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拓宽课后服务渠道。要继续强化作业管理,精选作业内容,分层、弹性布置作业,保证作业设计、布置符合课程标准、符合学生发展特点。要继续强化课堂管理,探索课堂改革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着力打造高效课堂。要落实“监管护苗”暑期专项行动,改善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规范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从严整治培训机构乱象,严厉打击违规培训行为。

五、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

开学前集中时间开展一次“三帮一”劝返复学行动,一人一案建立完善工作台账,认真记录每名辍学学生的辍学原因、目前状况及核查劝返工作等,确保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正式开学后,对于当天无故没有到校的学生,任课教师或班主任要给家长打一个电话,了解学生情况,根据情况作出妥善处理;对于连续7天无故没有到校的学生,按照“三帮一”要求开展劝返工作;对于相关部门联合劝返3次以上但学生本人拒不返校的辍学学生,先办理延缓入学手续,并继续做好劝返复学工作。依法保障能够接受普通教育的适龄残疾儿童就近就便随班就读;健全送教上门制度,科学认定服务对象,规范送教上门形式和内容,加强送教服务过程管理,提高送教服务工作质量,能够入校就读的残疾儿童不纳入送教上门范围;编制好特殊教育学校发展规划,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满足域内残疾儿童入学需求,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应入尽入、就近就便优先入学。

六、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招生入学,严格落实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有效防止假冒随迁子女就读的择校行为;落实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援鄂抗疫医护人员子女、高层次人才子女及其他各类优抚对象子女教育优待政策。严格落实《XX省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管理办法(2022年修订)》精神,规范收费,不得以任何形式乱收费。严格执行教辅材料征订“五限”政策。严格落实课程标准,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小学一年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注重做好幼小衔接,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幼儿园要坚决纠正“小学化”倾向。

七、持续强化校园安全。

全力推进教体安全大检查“百日攻坚”行动,全面开展校园及周边消防安全、校舍及自建房安全、燃气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排查整治,建立台账,按照“一单四制”进行闭环管理。切实做好校车维护保养及从业人员培训,各学校要调查摸底掌握每一个学生的上下学交通方式及安全风险情况,认真做好相关家长、学生的教育提醒和监管管理工作。健全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对照《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细化全体教职员工安全工作职责,组织开展教职员工安全专题培训,与教职员工、学生及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严格执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要求》、《学校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确保护学岗“开学即上岗”,落实校园封闭式管理、门卫值守、内部巡查等制度,严防无关人员和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校园;确保一键式紧急报警和视频监控与属地公安机关实现联网O科学制订秋季学期安全教育工作计划,切实上好开学安全第一课,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演 练,做好各类突发事件应对处置,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2022年秋季开学返校教职工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为科学精准做好2022年秋季学生返校疫情防控工作,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将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期间疫情防控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秋季学期开学时间 2021级老生:8月31日报到 2022级新生:9月13H—14日入学报到 如因疫情变化需要调整开学时间,将另行通知。

二、返校注意事项 (一)返校前做好准备 1. 返校前14天内不离开居住地,不前往人群密集区域以及疫情中高风险区域,需跨省流动的要提前向辅导员老师报备(线上:手机微信进入赣通码页面进入赣报备端口填写真实准确信息,线下:提供健康码截图、行程码截图、现居住地址)。

2. 现居住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报告本土病例地区的学生暂缓返校,并向辅导员老师报备说明居住地址,具体返校时间待定;如居住在亲戚朋友家(非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可申请返校。

3.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原则上不允许提前返校(8月31日之前均为提前返校),特殊情况者请提前向辅导员老师报备进行申请,未经允许提前返校以及不符合返校条件擅自返校者,将给予纪律处分。

(二)返校时配合査验 1. 返校报到时,需出示本人身份证、一卡通(或学生证)、健康绿码、行程码、24小时核酸检测记录、连续14天健康填报记录,体温检测正常方可入校。

2. 送生车辆及人员无特殊原因不允许进入校园,同学们到达宿舍楼时,应配合宿舍管理人员开展体温监测和身份信息查验。

三、强化重点人员管理 (一)省内、外来校返校人员管理 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区(市、区、旗,直辖市的乡镇或街道)、旅居史的师生暂缓返校并落实集中隔离;
中风险地区所在地区(市、区、旗,直辖市的乡镇或街道)、旅居史的师生暂缓返校并落实居家隔离;
低风险地区所在地区[除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直辖市的乡镇或街道)]的师生持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方可进校。返校后严格落实“三天两检”并做好居家监测(返校后第1天、3天、4天、5天各做一次核酸并签订居家健康监测告知书);
无风险地区的师生需出示本人身份证、一卡通(或学生证)、健康绿码、行程码,体温检测正常即可入校,入校后严格落实1次核酸检测。

高、中、低和无风险地区以微信公众号XX发布和XX县疫情防控部门发布为准。

(二)其他重点人员管理 对入境人员报到入学以及密接、次密接师生,第一时间要主动向学校和属地疫情防控部门报告并实施静态管理,配合做好集中隔离、居家隔离监测等健康管理措施。

四、其他注意事项 (一)路途中注意安全 1. 购票时需要注意乘坐交通工具中转时,尽量避免途经中高风险区,否则个人健康码查验时可能会出现异样。

2. 返校途中应全程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同时应随身携带足量的口罩、温度计及其他健康防护物品,注意饮食卫生。

3.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尽量减少与他人交流,与同乘者保持距离。尽量避免直接触摸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接触后要及时洗手或用消毒剂进行清洁处理。

4. 返校途中如出现发热、干咳、鼻塞、流涕等症状,应及时就近就医,如在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应主动配合乘务等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防疫管理,并及时报告辅导员老师。

(二)返校后遵守规定 1. 继续严格校门管理,本校学生持请假条、一卡通或学生证佩戴口罩进出校门,严禁校外无关人员进出学校。

2. 学生每日开展常态化体温检测,严格落实晨、午、晚检制度。

3. 宿舍仍旧进行网格化管理,严禁外来人员进出宿舍楼栋以及不同寝室间串门,宿舍定期通风换气,保持清洁。

4. 未经学校批准严禁组织任何形式的大规模会议、集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鼓励开展多形式的线上交流活动。

(三)加强门禁和服务保障工作 保卫处要加强门禁管理,及时了解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变化情况。师生通过查验行程码、健康码、核酸检测证明,测温后方可放行进入校园,校外无关人员、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校园。经审批同意的校外来访人员,查验校外人员行程码、健康码、核酸检测证明。假期开通物资专用通道,加强物资运送人员入校管理。

2022学校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做好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对保障全校学生及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切断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传染病预防   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   疫情的报告和管理在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及时的疫情报告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情报信息,健全的疫情报告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是确保疫情报告准确及时的关键。

  疫情报告时限和办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要求执行。

  每个教职工及学生均为法定疫情报告人,学校医务室为我校责任疫情报告人。任何人发现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均有报告的责任和义务,可用口头、书面、电话等方式向学校迅速报告,学校向上级主管部门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如果隐瞒不报、漏报、谎报或延期报告的,要追究当事人有关责任。

  三、传染病控制措施   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学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隔离)进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3、建立学生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4、对传染病人所在的教室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定期安排全校范围内的消毒工作。

  四、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   学校对传染病的预防、治疗、监测、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传染病预防工作措施不力,导致学校发生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对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以及在发生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后不及时报告或隐瞒不报的,要依法查处直接责任人,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2022学校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全面从严从紧从细抓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加强我市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压紧四方责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周密防控,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和多病共防,按照“四早”防控措施,加强学校师生员工核酸检测,完善校园疫情应急处置方案,科学、稳妥、高效处置校园涉疫情况。严防疫情输入校园,严防疫情在校园扩散,严防校园疫情外溢。

  二、工作措施   (一)实施“白名单”管理   各学校建立“白名单”。建立分别以班级、年级、部门、教职工家属、第三方特殊作业人员等为单元的白名单,落实防控措施。各学校摸清校内所有人员(含保安、保洁、食堂员工、校内家属等)、第三方作业人员底数,不漏一人。入校人员实施“白名单”管理,“白名单”外的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学校。

  (二)加强师生日常健康监测   1.师生员工加强健康自查。教职员工入校前做好健康自查,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入校前应在家长指引下做好健康自查,凡是有发热、咳嗽、流涕、咽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报告病因等真实信息。凭医院排除新冠证明且发热等症状消失后可返校。

  2.严格落实“早检、午(晚)检”。校门口设测温卡点,所有人员进校须检测体温,入校后应立即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消毒;各高校、寄宿制学校应于每日上、下午第一节课前,晚自习后,在教室、图书馆、宿舍等门口等进行体温检测。

  3.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校医室负责对师生体温检测、健康观察等工作的指导,各学校要严格执行学校传染病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每日在深圳市学生健康监测信息系统(高校师生在本校的健康申报系统上报)上报。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每日通报未按要求上报的学校。

  4.加强师生员工的因病缺勤管理。落实因病缺勤登记,病因追踪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准确掌握未到校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并及时追访和上报。

  (三)家校协同防控   健全家校协同防控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全员参与,各学校对师生员工及家长持续开展“一日常规”等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多形式面向师生和家长开展疫情防控科普宣传,多形式引导家长自觉遵守防控规定,严格开展健康监测,教育孩子做好个人防护,凝聚防控合力,“一日常规”做到人手一册,确保应知应会,共同筑牢师生生命健康安全防线。鼓励家庭储备一定量的新冠抗原检测盒,家庭共同居住人有发热等症状时可及时检测。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家长“风险事项”向学校报告制度,家长从中高风险地区及国内有本土病例地级以上市返深时,须按照防疫要求做好本人健康管理,还应及时告知孩子班主任。孩子共同居住人xx康码出现红黄码,或有发热、咳嗽等疑似新冠病毒肺炎症状时,参照上述第一时间报告学校。市外在中高风险地区、有国内本土病例的地级以上市的师生,暂不返校(具体地市,另行通知)   (四)开展校园核酸及抗原检测   各区成立师生员工核酸检测专班,统筹安排校内核酸检测工作,提供返校后每日每校送检上门服务,所有师生员工在校内完成每周三检(周一、周三、周五),不漏一人。后勤、食堂、保安、保洁等岗位人员严格落实每日一检,来自防范区的人员落实每日一检,防范区内的学校所有师生员工落实每日一检。各学校储备一定量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有发热等十大症状等人员开展检测。

  (五)大力推进疫苗接种   各学校加大疫苗接种宣传引导力度,做好新冠疫苗接种服务和保障工作,在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下,大力推进3-11岁学生第二针剂新冠疫苗接种、全市教职员工、60岁以上退休人员及高校学生加强针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实现到点即接、应接尽接。各学校登录“深圳市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在健康数据系统中查看本校师生新冠疫苗接种情况,主动与属地卫生健康部门联系,安排专场接种,积极引导未接种疫苗的师生员工尽快完成接种。

  (六)加强校门管理   1.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师生员工进入校门须佩戴口罩,核验xx康码、身份信息等,并检测体温。居住在校外的教职员工上下班严格实行“两点一线”,进入校园须凭核酸阴性证明、xx康码绿码、查验行程卡入校。根据疫情形势发展及时调整校园封闭管理要求及入校核验核酸检测、行程码信息等。保安要做好个人防护,穿着“三件套”(口罩、面屏、手套)上岗。

  2.加强各类外来人员管理。外来(访客)人员经学校相关负责人审批通过后,入校时出示核酸阴性结果、xx康码绿码和行程卡(行程卡市外地区标记不得进入),测量体温,佩戴口罩登记后可入校;外来(作业)人员,“白名单”人员或经批准人员,入校出示核酸阴性结果、xx康码绿码和行程卡(行程卡市外地区标记不得进入),测量体温等可入校;外来(医疗服务、课后服务)人员严格落实亮码、测温、查核酸、戴口罩、登记管理制度,凭有效证件证明进校。

  3.各中小学幼儿园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不同年级错峰到校、错峰放学。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时,不能进入校园。学校应合理划分缓冲区域,避免家长聚集,家长全程佩戴口罩。学校应教育引导学生在上下学路途中做好健康防护,避免人员聚集,尽可能做到学校、家庭往来“两点一线”。

  (七)加强进校物品管理   食材类物品设定固定收货区,送货人全程佩戴医用口罩,送货人卸货,将货物放置指定区域,学校固定专人负责,收货期间着防护“五件套”(医用口罩、面屏、手套、防护帽、隔离衣),货物分层摆放,严格落实外包装消毒措施(消毒剂使用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作用时间为30分钟)。快递、包裹等一律实行无接触配送,在学校门岗围墙内外指定区域,分别设置快递包裹专用架,分层整齐摆放,门岗保安人员签收后按规范消毒(消毒剂使用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作用时间为30分钟),消毒后静置30分钟,再中转至围墙内快递包裹专用架,并建立详细登记台账(包括快递来源地址、收件人、签收人及中转人、消毒人、消毒时间、消毒方式等)。加强进口(入境)物品管理,师生确需购买境外物品的,按照“谁的物品谁负责”的原则,并严格按照深圳市校园境外输入物品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进行管理。

  (八)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加强学校环境卫生整治,各学校定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传染病高发季节各学校可根据情况不定期开展,按要求严格实施重点场所消毒、通风工作,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卫生的整治清洁活动、厕所革命、控烟禁烟行动等工作;规范垃圾分类管理,定点收集、及时处理废弃口罩等有害垃圾。彻底清理校园红线内的卫生死角和暴露垃圾,疏通排水沟渠,消除蚊虫孳生地,全面杀灭有害生物,消除鼠、蚊、蝇、蟑“四害”危害。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坚持多病共防,做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感、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登革热等春季常见传染病的监测、分析、预警和处置工作。

  (九)加强校内活动管理   按照“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减少校园聚集性活动,所有聚集性活动压缩规模、缩短时间、控制人流、保持距离,落实戴口罩、隔位坐制度。举办50人以上活动应制定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活动期间落实“体温必测、口罩必戴、场所必消、突发必处”,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高校户外运动设施可开放,错峰错时安排,避免聚集。各学校避免师生员工非必要的`校际、校区流动和大型聚集性活动、赛事等。

  (十)加强校内餐饮管理   对在校用餐的师生,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食堂送餐、统一配餐、错峰用餐、分区域用餐,尽量避免人员聚集,餐厅餐椅张贴间隔就坐提示,设置隔离挡板,做好餐具消毒。进入食堂前洗手消毒,在食堂就餐排队保持一米距离。学生在班级等区域就餐的学校(幼儿园)应尽可能采取分批次、错时、隔位、不同区域分散用餐。加强对食材尤其是冷链食品的采购、存储、加工等环节安全管理,食品等原材料从正规渠道采购,保证来源可追溯。校外供餐单位送餐人员入校严格按照外来“作业人员”要求标准进校。

  (十一)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加强学校全员疫情防控工作专项培训,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能力。开展卫生健康、春季传染病、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学校官方网站、公众号专题宣传、国旗下的讲话、团员、少先队员、志愿者活动、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广播等方式,加大校园公共卫生知识宣传普及力度,强化正面舆论引导,倡导科学防控,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外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乘电梯、就医时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人员聚集,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十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方案,帮助学生做好假期和开学的过渡准备工作,中小学在开学第一天上好心理主题班会课,返校两周内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学科测试。各高校、中小学应开足开齐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有效筛查,做好重点人群的心理引导和危机干预工作,实行高危预警学生校领导包干责任制。对因工作不力、执行不到位、出现学生极端心理事件的学校,将进行通报并追责。

  (十三)做好防疫物资及设备设施保障   各学校按要求配备学校疫情防控物资,强化对学校疫情防控相关物资、设施设备的供应保障,按应急状态2周用量储备消耗类防护用品(如口罩、消杀用品、洗手液、一次性乳胶手套、帽子、护目镜、防护服等),并保证2周用量储备供货渠道;适量储备体温监测等设施设备。开学前要对体温仪、消毒设备、洗手池、水龙头等设备进行检查,及时维修更换不能正常使用的设备。洗手设施、洗手液、皂液器、擦手纸等应配置充足、布局合理。做好相关物资的采购、统计、出入库登记工作。加强酒精等消毒物品的存放和使用管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各学校在校门外就近设置临时等候区和健康观察区,在校内相对远离学生班级及学生活动区域设置隔离室,具备良好通风、采光等条件。一个隔离室不能隔离两个及以上的的患者,避免交叉感染,隔离室不得挪为他用。各高校、高中园须储备一定数量的隔离房。

  三、应急处置   (一)在入校检查时发现病例的处置   1.发热等症状病例。暂停病例入校,到校门外临时观察区,校医开展问询查看,并指导学生使用新冠抗原检测盒检测,结果为阴性,通知学生家长并引导学生由家长陪同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优先就诊,高校学生和教职工则自行到医疗机构就诊,学校及时跟踪诊治情况,师生员工发热等症状消失,凭医院排除新冠证明及24小时核酸阴性方可返校。

  2.可疑病例。校医开展问询查看,并指导学生使用新冠抗原检测盒检测,结果为阴性,从问询辨别仍有众多可疑点(如家长曾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家长曾为密接、xx康码出现红黄码等),立即引导可疑病例到隔离留观室进行留观,报告社区三人组、辖区卫生健康、疾控部门,由卫生健康部门安排120救护车送辖区定点医院,采取优先就诊、优先采样、优先检测,进一步排查诊治,原则上检测机构收到新冠病毒核酸样本6个小时内出具检测结果。可疑病例检测未出结果前,学校正常开展教学活动。

  如可疑病例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则按普通发热病例处置。如可疑病例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学校要协助和配合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排查等工作。

  (二)在校内发现发热病例的处置   1.热等症状病例。在校医的指导下,使用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抗原阳性时可参照阳性病例的管理启动应急响应与管控,抗原阴性时参照入校检查时发现的普通发热病例处置措施进行处置。

  2.可疑病例。在入校检查时发现的可疑病例处置措施基础上,同班级的师生和有接触的师生员工立即脱离可能的感染场所,做好个人防护和必要的消毒措施后,有序转移至另一间通风、清洁教室继续上课,原则上留在新教室,避免与其他师生员工交叉接触。学校在疾控部门指导下立刻对原教室进行清洁消毒。

  中小学幼儿园可疑病例可同时开展新冠抗原和核酸检测,学生放学前可出具结果,学校要将检测结果告知家长,加强与家长沟通,减少恐慌;   如学生放学后方能出具核酸检测结果的,学校可根据抗原检测结果判定是否延迟放学。抗原阳性时可参照阳性病例的管理启动应急响应与管控,抗原阴性时学生可先放学回家,并由学校如实妥善告知家长,加强居家防护和学生家庭管理,避免外出,减少不必要的恐慌。放学回家后,若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由学校及时通知家长,第二天正常返校开展教学活动。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学校第一时间通知同班级学生的家长及相关密接人员,并要求其在原地(家)等候,暂不返校,协助和配合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排查等工作。

  (三)如可疑病例抗原或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并采取以下应急处置措施   1.立即启动校园全封闭管理,人员只进不出。

  2.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班)立即落实工作部署,明确应急处置负责人并向区域应急处置小组(卫生健康部门)报告,积极配合病例转运、消毒、隔离、后勤保障等疫情处置工作。

  3.协助和配合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核酸采样、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排查等。严格执行密接、次密接人员管控措施,按照疾控机构的要求迅速进行核酸检测场所布置,组织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安保人员维护现场秩序,全校须完成全员核酸检测,具体检测次数根据卫健、疾控部门确定的频次执行。如涉及多个校区或交流密切的其它学校,视疫情影响程度及防控要求进行调查处理。

  4.有储备快速抗原检测试剂盒的学校在发生疫情后应向有涉疫风险的师生、后勤保障人员派发快速抗原检测试剂盒,在校医指导下开展自检。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应第一时间报告学校及疾控机构复核。

  5.在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做好校内封控区和管控区的管理。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宿舍)、服务上门”管控区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

  6.在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做好病例所在宿舍(公寓)、教室、办公室等疫点及公共场所的清洁、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7.做好宣传和心理疏导工作。学校通过微信、QQ群等,密切家校沟通合作,做好正面引导,有针对性的开展人文关怀、心理支持和危机干预,稳定家长和师生员工的情绪,避免过度恐慌。

  8.学校安排好集中医学观察期间隔离观察人员的线上教学安排、必要的生活服务保障等工作。

  (四)学校出现密接个案应急处置   学校应准备好“白名单”,一旦校内师生员工中出现密切接触者,学校及时提供相关资料给疾控现场流调人员。密切接触者所涉班级暂停线下教学,改为线上教学,属于疫情处置应急排查对象按要求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全员阴性后即可复课。校内人员中不属于疫情处置应急排查者可利用新冠抗原检测盒检测排查。

  (五)学校出现重点人群个案应急处置   一旦在校内师生员工中出现重点人群,学校应第一时间通知相关人员暂不返校,向所在社区如实报告,积极配合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管理措施(属于疫情处置应急排查对象的核酸检测纳入“应检尽检”范围)待感染风险解除后方可返校。健康码被赋红、黄码人员,按照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要求落实健康管理措施。

  (六)做好学校出现聚集性疫情应急处置   一旦学校出现聚集性疫情,在疾控部门的指导下,人员只进不出,立即暂停线下教学,有序开展线上教学。配合疾控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学校提供“白名单”及来访人员名单等相关资料,供疾控现场流调人员甄别密接、次密接和重点人群。按照疾控要求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

  (七)“高风险地区”“三区”教育教学活动处置   1.高风险地区所在区学校、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暂停线下教学。

  2.封控、管控区域学校实行封闭管理。各级各类学校(含托幼、托育机构)全部暂停线下教学,居家开展线上教学。托管机构暂停营业,校外培训机构暂停线下教学。普通高校、中职学校、高三年级等具备封闭式管理条件的,在校内实施全封闭管理;如不具备封闭式管理条件(如宿舍内没有单独卫生间、浴室等),按疾控部门要求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管理,或尽量减少宿舍同住人员数量,降低封闭管理人员密度。

  3.防范区域学校严格管控措施。各级各类学校(含托幼、托育机构)线下教学安排由属地指挥部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研判确定。托管机构暂停营业,校外培训机构暂停线下教学。学校严格按照属地防控政策要求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校内严格限制人员聚集,严禁举办跨校和大型聚集性活动,并暂停堂食;学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体育课除外)需佩戴好口罩。

  4.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另有要求的,按照属地要求执行。

  四、工作要求   (一)压实工作责任。压实“四方责任”,不断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织密织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防控工作网络,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对于各区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干部落实不到位导致出现重大问题或聚集性师生感染的,坚决严肃追责问责。

  (二)加强督导检查。落实领导挂点包片制度,举一反三,持续反复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和自查。针对检查和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目录,逐一对照限期整改。

  (三)及时报告涉疫情况信息。各学校出现可疑或感染病例,应在第一时间,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属地卫生健康部门进行报告。属地有关部门接到学校报告后,应及时沟通核实,在第一时间逐级报告市校园疫情防控专班、卫生健康部门及同级政府,直至省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省教育厅)。涉疫学校每天将疫情发展变化情况报告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每日报告市教育行政部门。

  (四)强化应急演练。

  各学校每月开展校园疫情防控演练,协调社区、属地卫健部门、疾控机构等协同开展应急处置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突发疫情,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做好校园封闭管理、师生员工隔离管控、流调转运、核酸检测、环境消杀、健康监测、后勤保障等应急措施,短时间有效遏制疫情传播蔓延。

推荐访问:返校 教职工 疫情